其實發這文就是私心,因為實在受不了自己擺脫不了手機的制約
於是想看看怎樣能遠離手機
目前還是會有一些焦慮的情況
希望未來能有效改善
查完資料之後才發現
有時候真的不能責怪小熊沈浸於手機
相對於藥物毒品,我們會盡全力防堵小熊拿到
但這種電子毒品,我們卻讓小熊隨手可得。
因為內容有點硬核,會分成簡化版的和進階版的給大家參考
手機成癮現象在神經生理學上與藥物成癮相似,主要涉及大腦的獎賞迴路和多巴胺系統。這種刺激使得某些行為(如玩手機遊戲或使用社交媒體)變得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因為它們提供即時的快感或獎賞。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可能導致強烈的心理依賴和戒斷症狀,如焦慮和抑鬱,當試圖減少或停止使用時更為明顯。這解釋了為何普通的手機使用有時會演變成難以控制的依賴。
奇怪,好好的手機使用,為什麼就變成電子毒品了呢?
理由很簡單,手機製造商和應用開發者採用的設計策略,以增強用戶黏性和使用時間為目標,這些策略往往基於心理學原則,目的是激發用戶的注意力和參與感。以下是一些關鍵的設計技巧,讓你防不勝防
1. 互動性和即時回饋:利用條件反射原則增強行為,如點讚和評論促進多巴胺釋放。
2. 無限滾動與自動播放:利用成本沉沒效應,使用者難以停止滾動和觀看。
3. 通知和警示:推送通知吸引注意力,利用新奇性偏好激發用戶好奇心。
4. 報酬變化性:不可預測的獎勵保持用戶興趣,例如社交媒體動態和遊戲獎勵。
5. 社交機制:如Instagram的「故事」功能,增強用戶社交互動和參與感。
6. 個性化和定制內容:根據用戶行為定制內容,增強用戶黏性和使用時長。
7. 目標設定和成就系統:通過設定達成目標的獎勵激勵用戶持續參與。
8. 社交群組壓力:社交媒體上的群體動態影響用戶行為,增強社交地位或恐懼被邊緣化的需求。
9. FOMO(錯失恐懼症):恐懼錯過重要信息或活動,促使用戶持續檢查手機。
這些策略集中展示了當代數位設計如何深入挖掘心理驅動因素,從而形成用戶的行為依賴。了解這些機制是幫助控制手機使用的第一步。
現在知道為什麼孩子很難戒掉手機了嗎?
不是孩子的問題,是開發商想方設法留住你的孩子啊。
那要怎麼要避免這件事發生呢?
預防勝於治療,我們第三部曲見!!!
剛剛是整理版的,接下來是硬核版的資料整理,提供參考閱讀。
藥物毒品和電子毒品的相似處
A:大腦獎賞系統的刺激:
在神經生理學上,無論是藥物成癮還是手機成癮,都涉及到大腦的獎賞迴路,特別是多巴胺系統的激活。這種激活增強了行為的重複性,因為這些行為會帶來快感或獎賞。例如,玩手機遊戲或刷社交媒體時獲得的即時反饋(如點讚、評論)可以觸發與使用某些藥物相似的神經化學反應
B:心理依賴的形成:
手機成癮和藥物成癮都可以導致強烈的心理依賴。使用者可能會感到在沒有手機或藥物的情況下無法正常生活或感覺好轉。兩者都可能導致使用者忽視正常生活的其他方面,如社交、工作或學習。
C:戒斷反應:
當嘗試減少或停止使用時,手機成癮和藥物成癮的使用者都可能經歷戒斷症狀,如焦慮、煩躁不安和抑鬱。這表明大腦獎賞系統的變化可以對行為產生持久的影響。
手機開發商的策略
1. 互動性和即時回饋
手機應用通過設計各種互動性功能(如點讚、評論和分享)來提供即時的社交回饋。這種設計利用了心理學中的「條件反射」原則,即行為被其後果所強化。即時的回饋能夠觸發大腦的獎勵系
2. 無限滾動和自動播放
無限滾動和自動播放功能使用戶能夠連續不斷地接收新內容,這種無縫的內容供應使得用戶很難中斷使用。這一設計策略利用了「成本沉沒效應」,即用戶在一項活動中投入的時間越多,越難停
3. 通知和警示
手機和應用程序的推送通知設計,旨在立即吸引用戶的注意力,這些通知通常與新的社交互動或更新有關。這種設計策略利用了「新奇性偏好」,新信息的出現會激發用戶的好奇心,推動他們
4. 報酬變化性
手機應用,尤其是社交媒體平台和手機遊戲,經常利用報酬變化性原則來保持用戶的興趣和參與。這種原則基於心理學中獎勵是不可預測的,因而更能有效地維持或增加一種行為。例如,用戶不知道下一次滑動屏幕時會出現什麼樣的內容或通知,這種不確定性會持續吸引用戶的注意
5. 社交機制的設計
許多應用程序透過整合社交功能來增加用戶的使用時間。例如,Snapchat 和 Instagram 引入了「故事」功能,用戶可以發布24小時後自動消失的內容。這種設計利用了用戶的社交需求和展示自己的願望,增加了用戶之間的互動和應用的使用頻率。
6. 個性化和定制內容
現代手機應用利用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技術來提供個性化的用戶體驗。例如,新聞應用和社交媒體平台會根據用戶的過往行為和偏好展示定制的內容。這種個性化使得用戶更可能長時間使用應用,因為展示的內容高度符合他們的興趣。
7. 目標設定和成就系統
手機遊戲和某些產品性能應用(如健身追蹤器)常常利用目標設定和成就系統來激勵用戶。這些系統提供明確的目標和隨之達成的獎勵,激勵用戶持續參與和逐步提升他們的表現。這種逐步進展和獎勵的設計可以產生正向反饋循環,使用者感受到進步和成就感,從而增強其繼續使用應用的動機。
8. 社交群組的壓力和影響
在許多社交媒體平台上,用戶的互動往往受到他們所在社交群組的影響。人們可能因為群組內的互動活動感到需要持續參與以維持社交地位或不被邊緣化。這種社交動態可以加劇對手機的依賴
9.錯失恐懼症
FOMO 是「Fear of Missing Out」的簡稱,意思是「是現代社交動態下的一個重要心理現象,它描述了人們擔心自己不使用社交媒體或手機就會錯過重要信息或社交活動的焦慮感。這種感覺可能推動人們不斷檢查手機,形成一種強迫行為。
Kim, H. J., Min, J. Y., Min, K. B., Lee, T. J., & Yoo, S. (2019). Association between psychological and self-assessed health status and smartphone overuse among Korean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28(1), 11-16. https://doi.org/10.1080/09638237.2017.1417552
Kümpel, A. S. (2021). The sweet temptation of social media: Problematic social media use explain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person-affect-cognition-execution model and coping strategies. Internet Interventions, 24, 100382. https://doi.org/10.1016/j.invent.2021.100382
Alt, D. (2015). College students' academic motivation, media engagement and fear of missing ou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49, 111-119. https://doi.org/10.1016/j.chb.2015.02.057
Elhai, J. D., Dvorak, R. D., Levine, J. C., & Hall, B. J. (2017). Problematic smartphone use: A conceptual overview and systematic review of relations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psychopathology.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07, 251-259. https://doi.org/10.1016/j.jad.2016.08.030
Nesi, J., Choukas-Bradley, S., & Prinstein, M. J. (2018). Transformation of adolescent peer relations in the social media context: Part 1—A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application to dyadic peer relationships. Clinical Child and Family Psychology Review, 21(3), 267-294. https://doi.org/10.1007/s10567-018-0261-x
Kosinski, M., Stillwell, D., & Graepel, T. (2013). Private traits and attributes are predictable from digital records of human behavior.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0(15), 5802-5805. https://doi.org/10.1073/pnas.1218772110
Hamari, J., Koivisto, J., & Sarsa, H. (2014). Does gamification work?—A literature review of empirical studies on gamification. In Proceedings of the 47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https://doi.org/10.1109/HICSS.2014.377
Barker, V. (2009). Older adolescents' motivations for social network site use: The influence of gender, group identity, and collective self-esteem.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2(2), 209-213. https://doi.org/10.1089/cpb.2008.0226
Przybylski, A. K., Murayama, K., DeHaan, C. R., & Gladwell, V. (2013). Motivational,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rrelates of fear of missing ou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9(4), 1841-1848. https://doi.org/10.1016/j.chb.2013.02.014
Lin, L., Zhou, Q., Lei, M., & Ye, Z. (2019). Impact of smartphone overuse on cognitive functions. Psychiatry Research, 276, 112-118. https://doi.org/10.1016/j.psychres.2019.04.006
Billieux, J., Maurage, P., Lopez-Fernandez, O., Kuss, D. J., & Griffiths, M. D. (2015). Can disordered mobile phone use be considered a behavioral addiction? An update on current evidence and a comprehensive model for future research. Addiction Research & Theory, 23(2), 252-262. https://doi.org/10.3109/16066359.2014.987759
Panova, T., & Carbonell, X. (2018). Is smartphone addiction really an addiction? Journal of Behavioral Addictions, 7(2), 252-259. https://doi.org/10.1556/2006.7.2018.49
Komentáře